第35节(1/2)
:“我这个亲哥哥倒像是外人了,不如认给罗兄做妹妹算了。”
那杜灵芳是聪明女子,早就知道罗湘绮是张仲允最看重的人,又是士林的后起之秀,心中仰慕以久,当下马上就上去见礼,称起哥哥来。
罗湘绮对这个大方聪慧的女子也很有好感,仓促之间没有准备什么见面礼,就取出自己藏的一方和田玉章料送给杜灵芳,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认下了这个妹妹。
这兄妹此次过访,是因为在杭州久候张仲允不至,心中担忧,就亲自前来探视。张仲允只说是得了风寒,现在已经好了,隔日便可一同启程。两兄妹一听说张仲允病了,关切之色都溢于言表。杜灵芳还埋怨到,都是哥哥让允哥哥在书坊太过劳累了,才闹出病来。
又搬来几把椅子,一行人都到书房落座。杜灵芳一眼就看到了墙上挂的对子,漫声吟到:“淡如秋菊何妨瘦,清到梅花不畏寒。意境轻灵,笔力俊逸!”回过头来,眼睛似中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亮,望向张仲允说:“这像是允哥哥的字迹呢,是允哥哥写的吧?回杭州之后,也请允哥哥为我写幅字好么?”
张仲允一愣,面对着这女孩子脉脉的眼波,只觉答应也不好,不答应也不好。偷眼望向罗湘绮,只见他正陪着杜灵运翻拣他的藏书,根本不往这边看。
倒是宋柯来打圆场:“妹妹要的,仲允能不写么,你就想想让他写什么好就是了。”张仲允只得微笑点头。
得到张仲允的首肯,杜灵芳顿时笑靥如花,脸颊飞落了两抹红霞,更曾娇艳。
旁边李源和宋柯对视了一眼,心中都明白这小女子恐怕已经是对张仲允动情了。
三十八、去意
纹银,五十两。
放在怀里沉掂掂地。虽然五十两银子并不多,却是越缦堂开张以来张仲允所得的第一笔分红。而且,看目前的趋向,以后还会越来越好。江南富庶,普通百姓之中读书识字之人颇多,但又不像应试的举子那样需以咬文嚼字为能事,八股文章他们是不做的,经史子集也没有兴趣看。他们所关心的,只是平日生活之中,头疼脑热、油盐酱茶这些琐碎之事。平时处理这些细故的诀窍,只能从积古的老人家那里口耳相传,此外无籍可考。但张仲允就找了人来,把这些常识编撰成书,分为医药、饮食、桑农、饮食等等数种,简单装帧,低价出售,竟然大受欢迎。另外弹词、乡曲数种,也都卖相甚好。
越缦堂出手不凡,张仲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一路回来的时候在心里盘算,不如以后和阿锦举家移居杭州,在西子湖畔寻一处幽静的院落,朝听柳莺,暮赏烟霞,该是何等的快意!
春风得意马蹄疾,心中畅快,赶路也没有那么辛苦了。背上的背囊里,是带给阿锦的笔墨和捎给祖母的细点。点心无法直接送回家,回头还要托人悄悄带进去。想到此节,心中未免抑郁。但经暖风一吹,慢慢也就消散了。此时已经是四月底,眼看就要过端午节了,这次一定要多留几天,过了节再回去。
来得门前,下马兴冲冲推门进去。罗良听到动静,忙过来拉过马缰绳,递过来一条手巾,张仲允接过拍打身上的浮尘。罗良看看他的脸色,似乎想说什么,却又打住了,低头把马牵到后院去了。
李源和宋柯看到张仲允回来,也忙从西厢出来相见,宋柯显然是刚从织机上下来,身上的围裙还未解下。
但就是不见罗湘绮。
张仲允和李源说话的时候就不免有点走神,眼光忍不住往书房瞟。
宋柯在旁边轻咳了一声说:“湘绮好像有事出去了。”
“哦?是往书院去了吗?”张仲允问道。
“不是,这几天好像是有朋友从远方来,湘绮他,嗯,大概在忙着招待吧。”宋柯轻声道。
张仲允看他们这 Y_u 言又止的光
那杜灵芳是聪明女子,早就知道罗湘绮是张仲允最看重的人,又是士林的后起之秀,心中仰慕以久,当下马上就上去见礼,称起哥哥来。
罗湘绮对这个大方聪慧的女子也很有好感,仓促之间没有准备什么见面礼,就取出自己藏的一方和田玉章料送给杜灵芳,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认下了这个妹妹。
这兄妹此次过访,是因为在杭州久候张仲允不至,心中担忧,就亲自前来探视。张仲允只说是得了风寒,现在已经好了,隔日便可一同启程。两兄妹一听说张仲允病了,关切之色都溢于言表。杜灵芳还埋怨到,都是哥哥让允哥哥在书坊太过劳累了,才闹出病来。
又搬来几把椅子,一行人都到书房落座。杜灵芳一眼就看到了墙上挂的对子,漫声吟到:“淡如秋菊何妨瘦,清到梅花不畏寒。意境轻灵,笔力俊逸!”回过头来,眼睛似中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亮,望向张仲允说:“这像是允哥哥的字迹呢,是允哥哥写的吧?回杭州之后,也请允哥哥为我写幅字好么?”
张仲允一愣,面对着这女孩子脉脉的眼波,只觉答应也不好,不答应也不好。偷眼望向罗湘绮,只见他正陪着杜灵运翻拣他的藏书,根本不往这边看。
倒是宋柯来打圆场:“妹妹要的,仲允能不写么,你就想想让他写什么好就是了。”张仲允只得微笑点头。
得到张仲允的首肯,杜灵芳顿时笑靥如花,脸颊飞落了两抹红霞,更曾娇艳。
旁边李源和宋柯对视了一眼,心中都明白这小女子恐怕已经是对张仲允动情了。
三十八、去意
纹银,五十两。
放在怀里沉掂掂地。虽然五十两银子并不多,却是越缦堂开张以来张仲允所得的第一笔分红。而且,看目前的趋向,以后还会越来越好。江南富庶,普通百姓之中读书识字之人颇多,但又不像应试的举子那样需以咬文嚼字为能事,八股文章他们是不做的,经史子集也没有兴趣看。他们所关心的,只是平日生活之中,头疼脑热、油盐酱茶这些琐碎之事。平时处理这些细故的诀窍,只能从积古的老人家那里口耳相传,此外无籍可考。但张仲允就找了人来,把这些常识编撰成书,分为医药、饮食、桑农、饮食等等数种,简单装帧,低价出售,竟然大受欢迎。另外弹词、乡曲数种,也都卖相甚好。
越缦堂出手不凡,张仲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一路回来的时候在心里盘算,不如以后和阿锦举家移居杭州,在西子湖畔寻一处幽静的院落,朝听柳莺,暮赏烟霞,该是何等的快意!
春风得意马蹄疾,心中畅快,赶路也没有那么辛苦了。背上的背囊里,是带给阿锦的笔墨和捎给祖母的细点。点心无法直接送回家,回头还要托人悄悄带进去。想到此节,心中未免抑郁。但经暖风一吹,慢慢也就消散了。此时已经是四月底,眼看就要过端午节了,这次一定要多留几天,过了节再回去。
来得门前,下马兴冲冲推门进去。罗良听到动静,忙过来拉过马缰绳,递过来一条手巾,张仲允接过拍打身上的浮尘。罗良看看他的脸色,似乎想说什么,却又打住了,低头把马牵到后院去了。
李源和宋柯看到张仲允回来,也忙从西厢出来相见,宋柯显然是刚从织机上下来,身上的围裙还未解下。
但就是不见罗湘绮。
张仲允和李源说话的时候就不免有点走神,眼光忍不住往书房瞟。
宋柯在旁边轻咳了一声说:“湘绮好像有事出去了。”
“哦?是往书院去了吗?”张仲允问道。
“不是,这几天好像是有朋友从远方来,湘绮他,嗯,大概在忙着招待吧。”宋柯轻声道。
张仲允看他们这 Y_u 言又止的光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