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节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楚天直叼着笔,不满道:“简直无礼你,怎么跟兄长说话的?”

    左二郎重重地哼了一声:“谁让你们不带上我的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带你去,你也得写这些了,我们还不是为了你好。”白谨强行狡辩。

    左二郎勃然大怒:“我难道是会畏惧区区两篇文章的人么,白哥哥这是轻看我!”

    白谨悻悻道歉:“不是,二郎文采斐然,自然无所畏惧。”

    这小屁孩就跟他兄长一样,越来越聪明伶俐,都不如小时候那么可爱了。

    左安礼神色淡淡地注视他们,轻声道:“二郎。”

    只唤出他的名字,左二郎就乖觉地止住了声,不敢再闹腾。

    “果然啊,咱们谁都翻不出安礼的手掌心。”董贞小声逼逼。

    左安礼只凉凉地看他一眼,就让左二郎下去了:“别打扰他们写文了。”

    左二郎神色怏怏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白谨在一旁偷笑,他让系统赶紧将这一幕拍下来,取名为“长兄训弟”,也不知道日后他将这些画下来,左二郎会不会气得追他八条街。

    左安礼只需一个眼神,就能看出白谨在打着坏主意,他不像刚才摆出严兄的架子来教训幼弟那样。

    只将手指弯曲,轻轻敲在白谨的额头上,“还不快些写你的心得,之后忙起来可就没时间了。”

    白谨叹了口气,也不摸鱼了。

    他现在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,早晨背书练画技,中午写文章做功课,下午就去巡视自己的田地,顺便看看有无要补充的事。

    田地不是日日都要去巡视的,这时间就挪用在教导工匠上面。

    白谨虽说许多年不曾接触过物理化学这些知识,但捡起来总比从未学过的容易。

    他仔细地学习,挑选几个天资聪颖的,好为人师般打算让他们掌握初中的物理化学。

    不说别的,等这些人出师后,他安排工匠研究物品就更容易些,也师出有名。好歹还能改善一下条件,尽管对剥削阶级来说,在物资匮乏的古代都能享受。

    白谨写完一篇文章,不断地修修改改,纸上满是大大小小的墨点。

    他回忆着此前下乡看到的场景,生态循环农田的念头就是在这时忽然从脑中冒出来。

    在古代要是实施这样的农业循环,肯定不如现代那么高精尖,主要是打造传统复合型农业生产。

    比如说后世的桑基农业。

    白谨曾经的公司团建就去参观过贵州等地的桑基鱼塘,“塘基种桑、桑叶喂蚕、蚕沙养鱼、鱼粪肥塘、塘泥壅桑”*生产既高效,又能充分保护生态环境。

    他也想试试类似于桑基鱼塘的农耕最高级形态。

    白谨将此事告知左安礼,对方眉眼弯弯,鼓励道:“青奴可以试一试,我相信你对这些都胸有成竹。”

    他没有说白谨一定会成功的话,只是轻轻的一句鼓励,就足够给予对方信心。

    白谨听后果然眉开眼笑,坚定地嗯了一声,认真地做起了计划。

    桑基鱼塘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,他们这儿是北方,不太合适这种模式。

    是以白谨决定在官田附近的那方小山上种果树,里面圈一大片地养殖禽畜,它们的粪便也能肥地,供养果树。

    而果树坠下的,吃不完的果子就会掉落在地上,给牲畜食用。

    田地里可以轮耕、休耕,用之前研究出来的肥料养地,农具耕种。

    像是这样的生态农业一般都是因地制宜,并非一地通用,所以他们干脆就自己养殖、贩卖,用以盈利。

    如果最后证明这样的生态农业高效有益,广兴县的百姓有意的话,也可以自发报名学习,带动整个县城繁荣。

    从白谨提出这个想法到现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