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节(1/2)
朝臣,立马发声抗议,言辞尤为激烈。
就连王珩,都一副难以接受的模样,只是他为人圆滑老道,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声。
高素之早料到朝臣们会有这种反应,她不怒反笑道:“那些人的才情不是诸位共同赞颂的吗?诸位没少与她们诗文唱和吧?先前宰相们无异议,怎么现在觉得不合适了?就因为知晓她们是女人,就很轻视她们吗?”
“还是说,诸位只是指桑骂槐,指的是朕不适合站在这里?”
话音一落,殿中噤若寒蝉。
良久后,才有人颤颤巍巍道:“若是冒名顶替呢?”
高素之冷笑,这是说什么都不相信别人有这本事,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,这群人都是一样的自大,还容易破防。她掀了掀眼皮,淡淡道:“这事简单,同题共试就是。”
第91章
朝中静谧片刻,数息后,小声的议论响起。
吏部侍郎持着笏板,心中怀着浓郁的不安,胆战心惊道:“臣斗胆,敢问陛下,同题共试是何意?”
高素之淡淡道:“今岁贡举,着她们与士人们通场考试,择优录取。”
这又是一个扔入朝中的惊雷,炸得朝臣们七荤八素的。
高素之听着驳斥的声音,脸上挂着冷然的笑。因为过去都是以自身名号写文章,并未表露出自己的女儿身,所以士人们对她们才气的评议可以客观起来。可一旦知晓对方女人身份后,双重标准就出现了。说来说去,就是瞧不起女人。
“朕昔日梦游天宫,便见许多女仙。为何天上不忌,诸位却是颇多异议?”高素之又装若无意道。
一位朝臣愤然道:“陛下,这恐怕于礼不合。”
“泥古不化。”高素之嗤笑一声,“汤之盘铭有言,‘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 ’,难道诸位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?朕有诸多天赐之物,皆是前所未有,若诸君愿固步自封,不如早日告老得好。”她的口吻平淡,可朝臣不难听出话语中的威胁之意。可就算如此,那些人心中还是不甘不愿,觉得两者不能相提并论。
吏部尚书章幼明知晓难以更改高素之的心意,在同僚们看他的时候,苦笑了一声,道:“崇文馆学士修书无妨,可贡举改制,恐怕不易,臣恳请陛下三思。”他斟酌片刻,选择了往后退一步。他的声音落下后,王珩也跟着附和。
一直到退朝后,高素之都没有再表态。
朝臣们面面相觑,摸不清高素之的意思。
原本崇文馆学士的认命卡在了中书、门下,这会儿宰臣们不再据理力争,让文书一路畅行,下发到尚书省吏部去制作那些学士们的告身。
高素之回宫后,眉头微微蹙着,对着王映霜慨然叹息道:“想要让女子也参与贡举,还是早了些。”不过这回也试探出了朝臣的态度,达成了自己真正的目的——让女人进入崇文馆中当学士修书。只是职责上如此,到时候问答奏对事全凭借她的心意。
王映霜扬眉一笑道:“等到学士们进入崇文馆,到时候如何,就不会受那些人控制了。”
高素之称了一声“是”,又抱怨礼部和宰臣们烦人,她想要立后跟他们有什么干系?非要阻拦着这事儿。伸手抱住王映霜,高素之唉声叹气:“拖一日我便不安一日,你在宫中,流言纷纷起,这实在是委屈了你。”
王映霜倒是不在意这点,她跟高素之已经是结发妻妻了,在朝政大事跟前,儿女情长可以暂时搁置到一边。她跟高素之提了乐善学宫的事,高神嘉时常来她这儿询问,毕竟年纪不大,想要全盘掌控还得要时间。
“等那些人入崇文馆中,也能做三娘的智囊了。群策群力,总会完善方案的。”高素之道,从政的素养可以培养的,高神嘉不像她荒废了很多年,总不会太差。她的妹妹,迟早要变
就连王珩,都一副难以接受的模样,只是他为人圆滑老道,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声。
高素之早料到朝臣们会有这种反应,她不怒反笑道:“那些人的才情不是诸位共同赞颂的吗?诸位没少与她们诗文唱和吧?先前宰相们无异议,怎么现在觉得不合适了?就因为知晓她们是女人,就很轻视她们吗?”
“还是说,诸位只是指桑骂槐,指的是朕不适合站在这里?”
话音一落,殿中噤若寒蝉。
良久后,才有人颤颤巍巍道:“若是冒名顶替呢?”
高素之冷笑,这是说什么都不相信别人有这本事,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,这群人都是一样的自大,还容易破防。她掀了掀眼皮,淡淡道:“这事简单,同题共试就是。”
第91章
朝中静谧片刻,数息后,小声的议论响起。
吏部侍郎持着笏板,心中怀着浓郁的不安,胆战心惊道:“臣斗胆,敢问陛下,同题共试是何意?”
高素之淡淡道:“今岁贡举,着她们与士人们通场考试,择优录取。”
这又是一个扔入朝中的惊雷,炸得朝臣们七荤八素的。
高素之听着驳斥的声音,脸上挂着冷然的笑。因为过去都是以自身名号写文章,并未表露出自己的女儿身,所以士人们对她们才气的评议可以客观起来。可一旦知晓对方女人身份后,双重标准就出现了。说来说去,就是瞧不起女人。
“朕昔日梦游天宫,便见许多女仙。为何天上不忌,诸位却是颇多异议?”高素之又装若无意道。
一位朝臣愤然道:“陛下,这恐怕于礼不合。”
“泥古不化。”高素之嗤笑一声,“汤之盘铭有言,‘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 ’,难道诸位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?朕有诸多天赐之物,皆是前所未有,若诸君愿固步自封,不如早日告老得好。”她的口吻平淡,可朝臣不难听出话语中的威胁之意。可就算如此,那些人心中还是不甘不愿,觉得两者不能相提并论。
吏部尚书章幼明知晓难以更改高素之的心意,在同僚们看他的时候,苦笑了一声,道:“崇文馆学士修书无妨,可贡举改制,恐怕不易,臣恳请陛下三思。”他斟酌片刻,选择了往后退一步。他的声音落下后,王珩也跟着附和。
一直到退朝后,高素之都没有再表态。
朝臣们面面相觑,摸不清高素之的意思。
原本崇文馆学士的认命卡在了中书、门下,这会儿宰臣们不再据理力争,让文书一路畅行,下发到尚书省吏部去制作那些学士们的告身。
高素之回宫后,眉头微微蹙着,对着王映霜慨然叹息道:“想要让女子也参与贡举,还是早了些。”不过这回也试探出了朝臣的态度,达成了自己真正的目的——让女人进入崇文馆中当学士修书。只是职责上如此,到时候问答奏对事全凭借她的心意。
王映霜扬眉一笑道:“等到学士们进入崇文馆,到时候如何,就不会受那些人控制了。”
高素之称了一声“是”,又抱怨礼部和宰臣们烦人,她想要立后跟他们有什么干系?非要阻拦着这事儿。伸手抱住王映霜,高素之唉声叹气:“拖一日我便不安一日,你在宫中,流言纷纷起,这实在是委屈了你。”
王映霜倒是不在意这点,她跟高素之已经是结发妻妻了,在朝政大事跟前,儿女情长可以暂时搁置到一边。她跟高素之提了乐善学宫的事,高神嘉时常来她这儿询问,毕竟年纪不大,想要全盘掌控还得要时间。
“等那些人入崇文馆中,也能做三娘的智囊了。群策群力,总会完善方案的。”高素之道,从政的素养可以培养的,高神嘉不像她荒废了很多年,总不会太差。她的妹妹,迟早要变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