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节(2/2)
呼唤的声音。
随着青萍而来的还有一大堆提着药箱子的太医,老头子们跑得须发飘飞,从萧冉眼前经过。
**
萧冉晕眩着听完青萍的话,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飘到沉潜阁的,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在林忱床边枯坐许久。
太医们来了又走,李仁深夜进宫,此刻也走了。
静悄悄的宫室里油灯无声地燃着,那一大摞没批完额公文上还沾着林忱撞翻的墨。
萧冉望过去,只想把那些东西都撕了。
她替林忱掖了掖被角,在灯下仔细端详。
十年逝去,时间没有在这张脸上留下任何风霜,可那苍白的青玉似的颜色却难以抹去。
她的殿下太累了,无论在任何时候,一个真正想要做事的人停留在这个位置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折磨。
权柄不可滥用,责任却又如此重大。
萧冉捂了捂眼睛,出门在冷风中吹了一会,勉强恢复神智,唤来了青瓜,将一切吩咐完毕。
“什么?”青瓜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,“大人您要在这个时候出京,可是殿下她…”
“殿下醒后,你看住她好好休养,我一去要一年或者半年才能回来,这期间绝不能让她再像今日这样操劳。”
青瓜嗫嚅:“可您不在了,谁能管住殿下呢。”
萧冉一直酸痛的心像被扔进了一支爆竹,怦然炸开,鲜血溅得满地都是。
她难耐地蹙眉,不断地告诉自己,没有今日的断舍离,就不会有新的生机。
“殿下醒后,就说我为她去寻良药,顺便在南边泡个澡…就这样吧。”她逃似的离开了沉潜阁,唯恐自己再看一眼都难下决断。
次日天明的时候,林忱转醒,目光停留在床帐上,说:“又让你担心了,是不是?”
她对着空气念了几句话,均没有得到回应,才知道萧冉并不在这。
青瓜在外面的小榻上惊醒,赶紧进来,看见林忱披着单衣已经起了。
“殿下,萧大人她…去南镇了。”
**
林忱很想念她,提笔的时候、听见鸟鸣的时候、闻见杜鹃花香的时候,还有深夜睡不着的时候。
双目不可视物,日子似乎也变长了。
她变得更沉静,除却批拟公文,其余的时候几乎都在外边的亭子里坐着,这里的声音比较多,虫鸣鸟叫都很悦耳。
青瓜知道,殿下是在想象山水之间的样子。
最开始那一两年,林忱常常同萧冉一起畅想以后的隐居生活,可是日子一年一年过去,两个人都默契地不再提起。
因为文渊阁日盛,盛大到了必须有一个掌舵之人使其平衡,否则一旦倾覆,便是滔天之祸。
塑元五年的时候,女学的学生开始同民间以及国子监的学生分开参加科考,九年的时候,二者合并,开始了第一次男女统考。
女官的数量越来越多,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缠人又棘手。
婚嫁、薪饷还在其次,更重要的事,林忱不能再像一开始那样无限偏私,骄纵偏爱易生祸患,而文渊阁已经不再是孩子。
她必须硬起心肠,引导它正确地前进。
这一项繁重的工作除了林忱,尚未找到人来胜任。
青瓜每天晚上都会为林忱读南镇的来信,萧冉的口才好,说的话也巧妙,她从来不提去为林忱找什么药,只叙说南方
随着青萍而来的还有一大堆提着药箱子的太医,老头子们跑得须发飘飞,从萧冉眼前经过。
**
萧冉晕眩着听完青萍的话,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飘到沉潜阁的,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在林忱床边枯坐许久。
太医们来了又走,李仁深夜进宫,此刻也走了。
静悄悄的宫室里油灯无声地燃着,那一大摞没批完额公文上还沾着林忱撞翻的墨。
萧冉望过去,只想把那些东西都撕了。
她替林忱掖了掖被角,在灯下仔细端详。
十年逝去,时间没有在这张脸上留下任何风霜,可那苍白的青玉似的颜色却难以抹去。
她的殿下太累了,无论在任何时候,一个真正想要做事的人停留在这个位置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折磨。
权柄不可滥用,责任却又如此重大。
萧冉捂了捂眼睛,出门在冷风中吹了一会,勉强恢复神智,唤来了青瓜,将一切吩咐完毕。
“什么?”青瓜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,“大人您要在这个时候出京,可是殿下她…”
“殿下醒后,你看住她好好休养,我一去要一年或者半年才能回来,这期间绝不能让她再像今日这样操劳。”
青瓜嗫嚅:“可您不在了,谁能管住殿下呢。”
萧冉一直酸痛的心像被扔进了一支爆竹,怦然炸开,鲜血溅得满地都是。
她难耐地蹙眉,不断地告诉自己,没有今日的断舍离,就不会有新的生机。
“殿下醒后,就说我为她去寻良药,顺便在南边泡个澡…就这样吧。”她逃似的离开了沉潜阁,唯恐自己再看一眼都难下决断。
次日天明的时候,林忱转醒,目光停留在床帐上,说:“又让你担心了,是不是?”
她对着空气念了几句话,均没有得到回应,才知道萧冉并不在这。
青瓜在外面的小榻上惊醒,赶紧进来,看见林忱披着单衣已经起了。
“殿下,萧大人她…去南镇了。”
**
林忱很想念她,提笔的时候、听见鸟鸣的时候、闻见杜鹃花香的时候,还有深夜睡不着的时候。
双目不可视物,日子似乎也变长了。
她变得更沉静,除却批拟公文,其余的时候几乎都在外边的亭子里坐着,这里的声音比较多,虫鸣鸟叫都很悦耳。
青瓜知道,殿下是在想象山水之间的样子。
最开始那一两年,林忱常常同萧冉一起畅想以后的隐居生活,可是日子一年一年过去,两个人都默契地不再提起。
因为文渊阁日盛,盛大到了必须有一个掌舵之人使其平衡,否则一旦倾覆,便是滔天之祸。
塑元五年的时候,女学的学生开始同民间以及国子监的学生分开参加科考,九年的时候,二者合并,开始了第一次男女统考。
女官的数量越来越多,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缠人又棘手。
婚嫁、薪饷还在其次,更重要的事,林忱不能再像一开始那样无限偏私,骄纵偏爱易生祸患,而文渊阁已经不再是孩子。
她必须硬起心肠,引导它正确地前进。
这一项繁重的工作除了林忱,尚未找到人来胜任。
青瓜每天晚上都会为林忱读南镇的来信,萧冉的口才好,说的话也巧妙,她从来不提去为林忱找什么药,只叙说南方